



“軒嵐諾”前腳剛走,“梅花”緊隨其后。受臺風影響,9月的華東地區,出現持續性降水和大風天氣,為防汛防臺風帶來了巨大挑戰。中國電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,積極參與防汛防臺風及應急保障,以數字技術筑牢“安全堤壩”。
數字“追風”,24小時監測臺風影響
9月14日,臺風“梅花”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帶登陸,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4級,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。
時刻“監視”臺風動態和路徑。電科國睿充分發揮整體解決方案優勢,構建協同觀測系統,在江蘇蘇北地區以S波段業務雷達監測為基礎,通過物聯技術控制多部X波段全固態雷達開展協同觀測,提升低空精細化探測能力,有效實現“臺風眼”精確定位、全空域三維風場反演、低層大風及強降水監測預警。天上的“眼睛”也晝夜值守。電科博微擔任載荷總體的“海絲一號”SAR衛星,對臺風所經之地進行預警拍攝觀測,為臺風預警、防災救災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嚴陣以待,數字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
線下的精準處置,離不開線上的智慧平臺。電科數字支撐的嘉定區“一網統管”平臺,憑借此前安裝的積水感知設備,可以實時監測下立交積水情況,并利用視頻監控輔助判斷現場情況,一旦積水達到預警值,將通過政務微信與短信提醒專業部門進行處置。截至目前,嘉定區“一網統管”平臺已接入7萬余路視頻監控,匯聚17個部門與12個街鎮共69個系統場景。近幾天,借助平臺快速發現并解決了樹木倒伏、路燈傾斜、路面積水等數十起隱患問題,得到防汛救災人員的交口稱贊。
臺風帶來的連續降雨天氣,會對交通出行造成嚴重影響。在寧波象山、嘉興、張家港等地,電科萊斯技術團隊連夜派人奔赴一線開展應急保障,依托城市交通信號中心管控、惡劣天氣信息發布預警等實戰化應用系統,配合交警部門開展路網運行情況全天候監測,及時通報異常情況,做好風雨臨近期間早、晚高峰交通運行保障。針對不同程度的積水壓力,技術團隊及時了解上千個路口信控受災情況和基礎支持需求,對可能造成的硬件設備損壞和網絡通行狀態進行排查統計,并在最短時間內到現場進行檢修,確保信號機正常運行。
此外,華東地區各成員單位也實時關注臺風動向,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隱患,嚴格落實值班值守、物資保障、應急搶險等防臺防汛措施,共筑防臺防汛安全“防御線”。